星际平台

产品中心
  • 传统企业如何向新零售转型?
  • 在人工智能炒热机器人时,也被人把风带进了教
  • 阿里影业为未来增持淘票票
CONTACT US
400-123-4567
产品分类二
科学网让科学更美好的开源科学社区ResearchGate
发布时间:2019-12-20 文章来源:星际平台 点击数:

开源科学的早期萌芽


1940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里一个年轻的科学家完成了他的关于组织机构如何决策的研究。他将他的文章打印了百十份,放入不同的信封,写上不同的地址,然后一个个塞入了学校门口的笨重邮箱里。 这些邮件像雪花一样飞散到远方各地科学家的手里,这些人中有德高望重的教授,也有和他一样心高气傲的年轻科学家。这个年轻人怀着迫切的心情等待回信。
然而事实是,大多数信件石沉大海,少数几个反馈也是在数月后姗姗来迟,或表扬,或批评,但这些来自于世界各地的同行们的反馈都足以给他激励和点拨。 这个年轻的科学家显然是乐此不疲的做这件事,他非常在意这种来自同行之中的反馈,以致于他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每当写了新的文章,都会用这种看上去比较笨的方式寄给所有他想寄的人。 那个年代下,敢于这样做的人极为少见。这个科学家后来获得了经济学的诺贝尔奖、计算机科学的图灵奖、心理学的美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他是20世纪科学界的一位奇特的通才,在众多领域的研究仍然深刻地影响着我们这个时代的方方面面。 他就是被称为“人工智能之父”的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       

屏幕快照 2019-12-16 下午2.32.44.png

      
 而他的免费公开科研成果的方式,被称为“开源科学”。



开源科学该如何走


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Robert Merton)总结的科学的理想为:共有主义、普遍主义、无私利性、独创性和怀疑主义 。 但从17世纪开始,科学界便拥有一套不成文的质检系统,由同行评议、公开发表和反响反馈组成。而且对科研成果的质量评估上更多依赖数字,比如说发表文章的数量和被引用率。 科学本身就是一个集体运动,需要科学家之间的协同合作,这本身就应该是一个遍布在全球的科研网络。但在那个时代下,除了被少数几个杂志公开发表的科研论文以外,不同地方的科学家们很难沟通各自的科研成果以及建立合作关系。 而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又涉及到版权问题,科学学者需要付费才能购买到论文,在这一点上,严重影响了科学的大规模传播。也违背了罗伯特提出的科学理想。 随着互联网的诞生,不同时空下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障碍被打破了,各类社交网站如facebook等也应运而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从现实投射到了互联网上,构成了一个全球化的社交网络。人们之间可以分享各种信息,信息开始流通起来。 一些思想先进的科学家非常愿意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发布到网上,这就使得更多的人可以接触到科研,并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成为了现实。从星系分类到复杂的基因测序,科学的门槛降低了,似乎参与科研的人员质量也下降了。
但事实上,科研成果的质量并未下降。因为以科学为主流的批评意见以及针对论点的合理讨论都能对科研起到了促进作用,这一点有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地表温度项目( Berkeley Earth Surface Temperature Project )为证。 所以影响科学信息共享的障碍,比如期刊针对普通大众的网上付费要取消。还必须发展更好的在线讨论区,要推动各种形式的网络交流,包括博客的存档、演示等,以便促进不同想法的交流碰撞。 只有这样,开源科学才能真正的推广下去,并发挥更大的作用。 


科学家的社交网络


2008年,facebook风靡全球,成为当时的主流社交平台,人们热衷于在网上晒生活、晒一些蠢猫。而科学家们则希望有个清静且干净的网络空间可以交流学术。
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的Ijad Madisch博士也不例外,他迫切需要一个可以下载论文,分享科研进展,交流学术,寻求指导帮助的平台。出生在这个时代显然比赫伯特·西蒙要幸运的多。 Madisch和他的同事Hofmayer博士分享了自己想做个针对科学家的社交平台的想法,Hofmayer听上去很兴奋,也愿意一起来做这件事。于是idear有了,合伙人有了,现在就少个程序员了。 于是他们找来了信息学家Horst,对他说:“兄弟,要不要和我们一起做些有意义的事情!”Horst满怀期待的问是什么,Madisch说:“让科学更美好。” 于是在场的三人都被这个愿景感动了,这个创始团队就这样组建完毕,Madisch为CEO,Hofmayer 为COO,会编程的Horst自然领了CTO头衔后就立刻按照那两人提的需求投入到写代码的工作中去了。 几个月后,一个小小的科学家社交网络ResearchGate悄然上线了。网站最初已具备了社交属性,成员建立自己的页面并上传科研成果,并可关注别人的科研项目。 网站建好了,怎么吸引用户呢?Madisch首先邀请自己的老板注册了用户,然后自己的同事一个个也加入进来了,就这样,同事的同学,同学的同事,加入的人越来越多,结果一年不到,就有一万人注册了ResearchGate。 三个创始人本来是准备兼职做的,只是没想到网站本身的生命力如此强大,网站的注册量与日俱增,Madisch经过艰难的决择后,决定放弃科研,全职做网站。 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和老板提离职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他老板竟然决定成为他的天使投资人。并且还鼓励他说,“ResearchGate是为了改变科研现状而诞生的,看看它现在从世界上得到的回应,我认为ResearchGate确实做了它最早想做的事。”       

屏幕快照 2019-12-16 下午2.33.27.png

      
事实证明,Madisch的老板确实是个厉害的有眼光的狠角色,后来他也为这个决定付出了代价,噢不,是得到了高额的投资回报。 网站诞生的第二年,已经十万来自世界各地的科研学者入驻了进来,他们乐于在网站上创建自己的主页,并分享自己的科研成果,找到合作伙伴。 来自尼日利亚乔斯高原州立大学的微生物学家Emmanuel Nnadi也是这一年发现了ResearchGate,并且通过网站和 Orazio Romeo博士建立了连接,从此开始了长达七年的科研合作,并且顺利拿到了医学微生物学博士学位。而他和 Orazio Romeo博士从未见过面。       

屏幕快照 2019-12-16 下午2.33.56.png

      
这只是这个社交网络中每天产生的万千联系的其中一个,而类似的合作,在这个平台上,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发生。



网站初具规模